新时期建材企业破局的方向和途径
■中国建筑材料企业管理协会秘书长 张思丰
11月30日,中国建筑材料企业管理协会秘书长张思丰做客《中国建材报》社直播间,就新时期建材企业破局的方向和路径接受了记者的专访。直播期间,网友们纷纷“点赞”,表示管理提升,是新时期建材企业破局谋求新发展的重要途径,张思丰的演讲“干货满满”。本报今日特将张思丰的演讲内容整理刊发,以飨读者。
图为张思丰(左)做客《中国建材报》社直播间。
“管理就是破局”这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宁向东教授对管理的诠释,也是我最为认同的管理定义。
企业存在的时间、空间、各种资源、关系以及企业自身的观念、意识共同构成了企业的三个不同层面的“局”,即宏观大局、行业中局和企业自身的微观局,管理就是通过自身努力和主动作为,使优势充分发挥,劣势得到弥补,突破负面约束,不断正向发展、成长或破局的过程。
当下正值“十三五”收官,“十四五”将启的重要时期,国家和地方都在制定新的发展规划,行业里的每个企业也应思考、研究自己的破局之道。
宏观大局
关于宏观层面的国际、国内大势,建议每一个企业都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,这是最权威的总结和解读,内容十分丰富,字里行间都有背景、内涵,同时也可以多听听有关方面专家和学者的解析。面对国际国内发生的变化,经济发展也有了新动向,对建材需求拉动也有了新变化,建材企业要认真对待这些新的变化。
新基建会对哪些建材产品带来更大的市场?宏观大局是否能对建材行业带来不利的影响,构成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第一道坎,很难下准确结论,可以说是有机遇,也有挑战,企业不同情况不同,希望大家高度重视。但作为企业更多是顺应、适应,从大势中寻找机会,规避风险,实现破局是企业应有的态度。主要把握以下几点:
1.变化深刻而复杂,百年不遇。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,让许多企业跌入深渊,但也有企业因此而获得发展机会。既要有以变治变的活力,还要有以不变应万变的定力。
2.消费升级,新基建,政策导向有新特点。消费升级不是消费数量的简单扩大,而是质量、档次的提升,尤其是消费者的身份认同。
3.双循环。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,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格局,会给有些建材产品带来机会,当然也有挑战。
行业中局
这里是指建材行业,由所有建筑材料生产供给企业、上下游产业链、供应链及相关单位构成的中观局,行业的冷暖、峰谷、尤其是存在的问题、制约因素要了然于心,因为这必定会影响到企业个体的成长或发展。对于总体状况、存在问题及未来趋势,在中国建材联合会第6次会员代表大会上,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党委书记阎晓峰也作了一个很全面的报告,提出了坚持目标导向,推进建材行业加快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,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,实现建材行业“宜业尚品,造福人类”的发展新目标。
这段时间,相信许多企业也都在考虑自己的“十四五”规划,寻求企业发展的道路,做到走得更快、更稳、更远,这对于每一个建材企业,不论大小、强弱都十分重要,5年的时间不算长,但也不短,足以彻底改变一个企业的命运和前途,甚至不需要这么长时间,有些企业已经销声匿迹,当然也会有企业迅速崛起。
战略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,但在研究企业战略时,一定不能只从企业自身的角度考虑问题,把企业纳入所在行业整体,避免类同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。事实上建材行业大多企业都花了很大的投入、冒了很大风险,好不容易在规模、技术、质量方面有所改观,但回头一看,对手比自己的步伐更快、更大,原来的地位不仅没有提升,反而下降了,企业的处境不仅没有改善,反而更加艰难了,因为不知不觉之中,产能过剩更严重了。
相信大家做出选择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,从政策、技术、产业等方面都没有问题,但结局却是南辕北辙,这是今天建材行业和建材企业管理一直没有攻破的难题。这种现象不仅仍继续存在,而且还在发展,面对产能过剩的行业局面,一些本该退出的产能,反而成为被大家争相高价收购的“香饽饽”,这种不理智的行为背后其实是行业发展模式出现了问题,表面上看企业在不断突破自我,近期内也许会有更好的收益,但若现在就给企业下已经破局的结论可能为时尚早。因为建材行业总体上产能严重过剩局面不仅没有得到遏制,而且还在不断蔓延,理论上还没有合理的解释,实践上还没有找到有效办法,这是需要全体建材人思考的重要问题。
建材企业实现突破,一定不能迈过行业这道坎。换句话说企业的所想、所做,是每一个建材企业破局所面临的第二道坎。建材行业产能过剩、结构不合理、技术水平、创新、智能化、数字化、绿色环保等需要不断改进,但我认为最根本的问题是企业类同化模式依然根深蒂固。
目前,建材行业差异化竞争局面不仅没有形成,更让人担忧的是还没有找到有效的突破口。产能过剩可以找到去产能的办法和对策,技术创新不足可以加强产学研结合,加快培养人才,而现在企业类同化趋势不但没有得到根本遏制,反而在继续蔓延,造成了一方面千方百计去产能,另一方面有条件的企业还挖空心思地扩产能,那些本该退出市场的产能,竟成了大家竞相购买的“置换指标”,这不能不令人费解。企业没有找到更好的发展模式和更有效竞争手段,只能按照当下规模扩张这一条“独木桥”走下去也是一种无奈。
企业小局
企业如何定义,有各种各样的解释,其分水岭在于到底是承认企业是产品的桥梁,还是产品是企业的桥梁。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企业观,正确与否在于企业处于什么样的发展环境,什么样的发展阶段。个人认为,今天的企业包括广大建材企业已到了第二个阶段,这是我们思考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。今天的企业已经走出了完全以产品为中心阶段,迅速转移到以企业为中心,把产品当成企业价值实现的媒介和手段,这才是今天企业创新、转型的核心阵地。
企业在这个方向“突破自我”其实也不难理解。企业是否在进步、成长,任何人都不会仅以外在的规模大小、收入多少、地位高下等“实力”作为唯一标准,一定还会将知识、心智、觉悟、能力、境界、道德、文化等“活力”指标作为重要参考。
市场主体“活力”早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“两个毫不动摇”中已经提出,需要注意的是市场主体活力之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、作用,不只是狭隘的市场竞争能力大小,作为一个有机体,一个通过产品或服务实现其价值追求的有机组织,活力实际上构成了企业与其所存在的环境、社会是否适应、融合最主要、最直接的因素,“活力”更强、更旺不仅决定企业能取得多大成就,更决定企业能走多远、多久。
正是由于仅以实力大小论英雄,缺乏活力强弱上论高下的认知,企业所有的行为都只能围绕效益、效率这个核心,把全部力量都放在规模、技术不断提升上,外在规模、财富过快增长,而内在“体质”则每况愈下。
在“实力”最大化道路上一路走来的我国企业,已经到了需要认真思考的时候了,如何在“活力”上破局构成了建材企业必须越过第三道坎。
管理困局
管理学自诞生以来,对企业发展、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,现有已成为一门普遍应用的重要学科。管理理论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是不断演进,令人眼花缭乱,同时,激烈市场竞争为企业提升管理提供了充分的外在动力,每个企业在拧干最后一滴水分上都是不遗余力,管理的边际效益越来越低,甚至到了要以牺牲产品质量、服务质量为代价的边缘。
个人认为,要在企业管理上有新的突破,需要对管理学本身进行一次全面梳理。自近百年前泰勒首次提出科学管理概念,到今天的最前沿管理理论,在应用范畴上始终都没有超越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的概念,管理全部是以企业的效率和效益改善提升为出发点,换句话说,做正确的事并正确做事是管理学的全部内涵。
表面上看,这句话没有问题,但若把视野稍微放大一些就会发现其中的缺陷。对于今天高度互联互通的时代,面对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,面对充分乃至过剩的供给能力,一件事是否正确不能仅以普通的对错标准来衡量,而是要依据“做事者”的追求、价值定位来判定,同一件事由不同的人来做就存在正确与否的问题。
所以,我坚定认为,企业管理突破的重点在于突破自我,重塑自我,树立更大的格局、更高的境界才是破局的根本。今天的广大建材企业同样这也如此,生产技术、企业规模、效益等方面更上一层楼都非常重要,但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类同化、竞争同质化局面是不争的事实,只要是单纯花钱能形成的竞争力都不是严格意义的核心竞争力,因为别人花钱同样也能做到,甚至比你做到更好。
对于当下市场表现较好的企业,不能完全沉湎于已经取得的成就,需要自问两个问题,一是事业很成功,企业健康吗?二是财务上很富有,地位相配吗?这需要深思。因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维度、不同内在逻辑的问题,之于企业生存和发展、之于企业前途和命运的意义,很容易区分出轻重、主次、因果。
方向和途径
彻底转变观念,树立企业既是一个埋头“做事”,又要认真“为人”的二维结构概念,而且还存在着先为人、后做事的逻辑和顺序的思维模式迫在眉睫。
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企业怎么“做事”提供了充分的外在动力,但在何以“为人”上缺乏相应的内在机制,一切全在于企业自我设定、赋予和想象,用“基因”表达、诠释企业“为人”的内涵和作用,不仅形式上直观、契合,逻辑上也非常合理。
基因之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怎样形容都不过分,之所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,原因在于大家错把企业当成了天生携带优异基因的完人,成功与否全部归因于“做正确的事并正确做事”,殊不知企业并没有任命先天遗传和生命进化功能,无法保证每个企业都有不错的生命基因,相反,基因错位、缺失乃至谬误才是企业常态。
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,不论企业有多大的优势,付出多大的努力,但若企业基因没有厚实的“为人”质地和出色的“为人”品位依托,处境和前途一定不会好到哪里,长期透支和过劳必然是企业生命健康的丧失和生命的缩水,许多企业之所以在不该倒下的时候倒下,不该摔跤的时候摔跤,并非因为做了错事和做错了事,而是“为人”上出了问题。
企业“为人”的深度解析,企业的“活力”如何打造,限于篇幅将另作讨论,感兴趣的企业可参阅《中国建材报》今年9月23日刊发的《重视企业活力 破解发展困局》一文。